進口毛細管流變儀作為高分子材料加工性能評價的核心設備,廣泛應用于塑料、橡膠、涂料、生物材料等領域,通過精確控制溫度、壓力與剪切速率,測定熔體黏度、流動曲線及擠出行為。其測量精度直接影響配方優化與工藝參數設定。然而,該設備長期在高溫、高壓、高黏物料環境下運行,若缺乏系統性維護,易出現料筒結焦、活塞卡滯、壓力傳感器漂移或溫控失準等問題。建立
進口毛細管流變儀科學、分級的定期保養機制,是保障數據可靠性與設備長壽的關鍵。

一、每日使用后基礎清潔
測試結束后趁熱(>180℃)用專用銅刷或聚四氟乙烯刮棒清理料筒內壁及毛細管出口,防止高分子殘料碳化;
用無水乙醇或丙酮擦拭活塞桿表面,去除附著物,避免劃傷精密配合面;
排空冷卻水路積水(若配備),關閉氣源與電源。
二、每周功能檢查與潤滑
檢查活塞運動是否平滑無卡頓,必要時在導向套處加注高溫硅脂(僅限指定部位);
清潔光學編碼器或位移傳感器窗口,確保行程測量準確;
驗證壓力傳感器零點漂移,空載狀態下讀數應穩定在±0.1MPa內;
檢查加熱帶與熱電偶接線是否牢固,避免接觸不良導致溫控波動。
三、每月深度保養
拆卸并超聲清洗毛細管模具(含不同長徑比口模),用壓縮空氣吹干,防止微孔堵塞;
使用標準聚苯乙烯(PS)或聚乙烯(PE)標樣進行系統校準,驗證黏度-剪切速率曲線重復性;
清理排氣孔與廢料收集槽,防止揮發物冷凝回流污染樣品;
檢查密封圈(如活塞O型圈)是否老化、變形,及時更換以維持高壓密封性。
四、每季度系統校準與安全核查
送計量機構或使用標準物質對溫度(±0.5℃)、壓力(±1%FS)、活塞速度(±0.5%)進行綜合校準;
測試緊急停機與過壓保護功能是否靈敏;
更新控制軟件至最新版本,修復潛在BUG,優化數據采集穩定性;
檢查接地電阻與電氣絕緣性能,預防漏電風險。